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八十五章 重拳出击(2 / 2)


东朝鲜湾方向上,两支f-15c机群先后投入战斗,每架战斗机用六枚aim-12obsp;因为e-2d与e-3d及时现了反舰导弹,所以拦截行动相当顺利。

五分钟内,f-15c射的aim-12oc就击落了大部分反舰导弹,只有不到十枚突破了战斗机的拦截线。

到达永兴湾之前,这些反舰导弹遭到“爱国者”系统拦截。

最终,只有三枚反舰导弹落到永兴湾里,而且离运输船只停靠的临时码头非常遥远。

真正的威胁,不是战斗机射的反舰导弹,而是由轰炸机在数百公里外射重型反舰导弹。

虽然美军指挥官紧急动用还有弹药的四架f-15c与四架f-第一轮拦截,也取得了不错的战果,命中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但是对于一百六十枚反舰导弹来说,损失十几枚,根本无伤大雅。

战斗机退出后,战区防空系统登场。

此时,c导弹群还没有降低飞行高度,仍然在一万五千米高空飞行。在离目标四十公里,即弹载雷达锁定目标后,c才会再次爬升,从三万米高空俯冲下来,以三马赫的度冲向目标。

这种攻击方式,更适合对付航母战斗群。

研制c的时候,美军航母战斗群的主要防空导弹是最大射高仅有二十五公里的“标准”二型防空导弹,“标准”三与“标准”六都没问世。让反舰导弹从三万米高空进入,不但能避开“标准”二,还能以几乎垂直的角度攻击海面舰艇,让战舰上的所有防空系统都难以挥作用。

只是,面对以对付弹道导弹为主的,高空突防的意义就不大了。

“标准”三研制成功后,队认识到这个问题,c的后继型号,即c2与c3增加了低空高突防能力,c3还配备了战术数据链,可以由高空突防的导弹为低空突防的导弹提供战术信息。

可惜的是,这两种反舰导弹还没定型量产。

面对比弹道导弹弹头大得多、度慢得多、高度低得多的重型反舰导弹,的拦截效率非常惊人。

三分钟内,两套系统先后射了六批拦截弹。

在靠近永兴湾之前,c就被击落了数十枚。

对来说,最大的问题不是拦截不了c,而是备弹太少。一套拦截系统只有六套射器,备弹七十二枚。采用二打一的方式拦截导弹时,两套系统最多只能拦截七十二枚导弹。

随着反舰导弹锁定目标,开始向三万米高空爬升,美军的“爱国者”三型战术防空系统也投入战斗。

“爱国者”三型的最大射高达到四十公里,拦截bsp;与一样,“爱国者”三型的最大问题也是备弹不足。一套系统的四套射器里只有六十四枚拦截弹,因为大部分时候,“爱国者”三型与“爱国者”二型魂搭,所以一套拦截系统只有三十二枚拦截弹。

在c向俯冲时,“爱国者”二型也投入了战斗。

这是拦截反舰导弹的最后机会,运输船上没有防御系统,反舰导弹突破“爱国者”二型的防空网后,就将击中运输船。

有机会面对“爱国者”二型的c也不多,不会过二十枚。

只是,“爱国者”二型的拦截效率也不怎么样。

进入俯冲阶段,c弹体分离,弹头的俯冲度更快,雷达反射截面更,分离的弹体还成了弹头的诱饵。

此时,空中还有成千上万的bsp;要在这么多“诱饵”中找出真目标,并且引导导弹击中真目标,显然非常困难。

最后关头,“爱国者”二型击落的c不到十枚,有十来枚反舰导弹成功突破了防空系统。

对停靠在码头旁的运输船来说,这些反舰导弹绝对是致命威胁。

一枚c就能击沉一艘万吨级驱逐舰,最多三枚c就能让一艘“尼米兹”级航母报废。

虽然运输船的排水量比驱逐舰大得多,但是商船的建造标准比战舰低得多。

只要被c砸中,任何一艘五万吨级的商船都将变成废铜烂铁。如果船上有易燃易爆货物,后果更加不堪设像。

停在永兴湾里的运输船中,大多装载着易燃易爆货物。

美军盯着砸下来的导弹时,根本不知道还有一枚“导弹”没有落下。

那不是导弹,而是执行侦察任务的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