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章印象俄罗斯(1 / 2)





  第一章

  印象俄罗斯

  如果从未亲近,你会把俄罗斯想象成什么模样?西伯利亚的冰天雪地,高加索山脉的崇山峻岭,贝加尔湖的深不可测,还有力大无穷的棕熊家族?如果身临其境,你对俄罗斯的印象又会被颠覆成什么模样?莫斯科绿荫覆盖,符拉迪沃斯托克碧波连天,北方水城圣彼得堡在烽火狼烟中屹立不倒,“东方巴黎”伊尔库茨克于兽皮、黄金、烈火中妖娆重生,历史名城叶卡捷琳堡褪去枪杀末代沙皇的阴影华丽转身,还有工业城市萨马拉、体育之都喀山、咽喉之地哈巴罗夫斯克等——这些城市的背后,纷纷呈现出俄罗斯的印象之美。

  联邦之国

  在欧洲的东部和亚洲的北部有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名叫俄罗斯联邦,又称俄罗斯、俄联邦,它横跨亚欧两大洲,雄踞在世界的东方,常被人们喻为“熊之国度”。俄罗斯由85个联邦主体组成,因此也是一个庞大的联邦之国。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横跨亚欧两洲的俄罗斯,到底属于亚洲国家还是欧洲国家?这个国家有大约3/4的领土位于亚洲,但首都莫斯科却位于欧洲,而且它主要的经济中心、工业中心和大部分人口都居于欧洲。因此,人们按照惯例一般将其视为欧洲国家。

  俄罗斯的国土面积约有1709万平方千米,大概占到了全球陆地面积的12%,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全国的疆界从东到西长约9000千米,横跨11个时区,从南到北宽约4000千米,跨越4个气候带。

  国旗

  国徽

  俄罗斯联邦政府大楼

  俄罗斯的陆地边境线有2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接壤,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它的海上边境线大概有3.8万千米,与日本、加拿大、格陵兰、冰岛、瑞典和美国隔海相望。俄罗斯濒临大西洋、北冰洋和太平洋,与12个大海域相邻。属于北冰洋的有巴伦支海、白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属于太平洋的有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属于大西洋的有波罗的海、黑海与亚速海。领海内一带分布着许多岛屿、群岛和半岛,比较著名的岛屿有新地岛、弗兰格尔岛和萨哈林岛,群岛有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北地群岛、新西伯利亚群岛、千岛群岛,半岛有科拉半岛、亚马尔半岛、泰梅尔半岛、楚科奇半岛和堪察加半岛等。

  如果能从高空俯瞰,会发现俄罗斯中部有一条贯通南北的叶尼塞河,将全国大致分成了东西两部分。西面以平原和低地为主,东面大部分是高原和山地,西南面耸立着大高加索山脉,大高加索山脉是亚欧两洲分界线的一部分,其主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米,是俄罗斯第一高峰,也是欧洲第一高峰。乌拉尔山脉虽然是亚欧两洲的主要分界线,但因属于古老的褶皱山,故而山势低矮起伏不大。总的来说,这个国家的地形大体上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之势。

  在俄罗斯的辽阔土地上,遍布着数以万计的大小河流。总长度超过1000千米的大型河流有流入北冰洋的鄂毕河、勒拿河、叶尼塞河、伯朝拉河、北德维纳河,流入太平洋的有阿穆尔河,流入里海的有伏尔加河,流入亚速海的有顿河等。总面积超过3000平方千米以上的大型湖泊有贝加尔湖、拉多加湖、奥涅加湖、泰梅尔湖等。

  由于面积广大,再加上居于高纬度和中纬度一带,俄罗斯境内跨越了寒带、亚寒带、温带和亚热带四大气候带,呈现出多样化、差异大的气候特点。

  北冰洋沿岸及其岛屿属于寒带气候。这里每年4~9月为夏季,平均气温是0c,在夏季的极昼期间,太阳长达几个月全天不落。冬季从9月一直延续到次年4月,平均气温为零下40c,常有美丽的极光出现。从寒带南缘到北极圈一带属于亚寒带气候,这里的夏季短暂寒冷,冬季则漫长冷寒,时常伴有大风。此地的奥伊米亚康村是世界上最冷的定居点之一,它在1月的平均气温是零下50c,最低时曾达到零下71c。从亚寒带南缘至北纬50°左右属于温带,这一带的气温明显要温暖许多。俄罗斯南部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黑海的东岸和高加索地区,冬季温和,夏季炎热多雨,是俄罗斯降雨最多的地区。

  美丽的叶尼塞河叶尼塞河是俄罗斯水量最大、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其约一半的河水来自雪水,略超过1/3的水来自雨水,其余则来自地下水。

  ◎新的联邦国家

  20世纪末期,苏联解体后不久,俄罗斯联邦政府成立,一个新的联邦国家应运而生。亚欧大陆的土地上,冉冉升起了一面新的国旗。

  俄罗斯的国旗旗面由三个平行且相等的白色、蓝色与红色长方形组成:白色代表寒带的白雪茫茫;蓝色代表亚寒带,亦象征丰富的自然资源;红色代表温带,亦象征悠久的国家历史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三种颜色布满了旗面,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寓意辽阔的疆土。

  这个国家的国徽为双头鹰标志:红色的盾面上是一只金色的双头鹰,鹰头上是彼得大帝的三顶皇冠,鹰爪抓着象征皇权的权杖和金球,鹰的胸前是一个小盾,小盾上绘有一名骑士和一匹白马。此外,俄罗斯还使用其他鲜明的实物来作为国家象征,比如国花是向日葵,国鸟是铁翅,国树是白桦树,并把《俄罗斯,我们神圣的祖国》作为国歌。

  俄罗斯刚刚独立的时候,国内全体公民投票通过了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该宪法确立了俄罗斯实行法国式半总统制的联邦国家体制,同时规定:由人民选举出总统,总统为国家元首,任期为4年(2008年经过修订宪法改为6年),连任不能超过两届。总统拥有相当大的行政权力,有权任命包括总理在内的高级官员,但必须经过议会批准。而且,他也是武装部队的首领以及国家安全会议的主席,可以不经议会通过直接颁布法令。俄罗斯议会的正式名称是俄罗斯联邦会议,是俄罗斯联邦的代表与立法机关。它一直采用两院制,上院称联邦委员会,下院称国家杜马。自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目前已有三位领袖人物担任过总统,分别是叶利钦、普京和梅德韦杰夫,现任总统为普京。

  在三位领袖人物的执政下,俄罗斯渐渐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联邦制国家。它由85个联邦主体组成,包括3个联邦直辖市、4个自治区、22个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和1个自治州,国内的主要城市有莫斯科、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叶卡捷琳堡、下诺夫哥罗德、新西伯利亚、罗斯托夫、乌兰乌德、伊尔库茨克、摩尔曼斯克与索契等。

  现在,俄罗斯的全国人口总数大约有1.43亿人,人口分布很不均衡,呈现出地广人稀、西部密集、东部稀少的特点。国内主要民族是俄罗斯族,官方语言为俄语,其他的少数民族有190多个,很多少数民族都会使用本民族的语言。

  辽阔的国土疆域与复杂的历史成因,将俄罗斯造就成一个独具魅力的东方国度。若想了解它,最便捷的方法也许是浏览各种图文影像资料,但最直接的方法肯定是去接触俄罗斯,亲近俄罗斯。

  双头鹰的标志

  双头鹰的标志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15世纪,它本是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徽记。1453年,从罗马帝国分裂出来的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帝国消灭,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他的一个弟弟带着两儿一女逃走。后来,女儿索菲娅嫁给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她将拜占庭帝国的双头鹰徽标带到了俄国,并协助丈夫治理国家。1497年,这枚徽标首次出现在俄国的国玺上。后来它一度消失了很长时间,直到20世纪末期,双头鹰徽标才又重新成为俄罗斯的国家象征。

  为纪念斯大林格勒战役而立的雕像——母亲在召唤。

  平原与高原

  从高空俯瞰,能清楚地看到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开阔辽远、起伏不大,此处分布着世界排名第二和第三的两大平原。而亚洲部分的地势则要明显高出许多,因为集中了大片的高原与山地,比如著名的中西伯利亚高原。

  ◎世界第二、第三大平原

  俄罗斯有两大著名的平原,分别是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东欧平原位于欧洲东部,北起白海和巴伦支海,南抵黑海、亚速海、里海和高加索山,西接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中欧山地、喀尔巴阡山脉,东接乌拉尔山脉。它的总面积约为40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名列世界第二大平原。由于东欧平原的大部分区域都位于俄罗斯境内,故而又称俄罗斯平原。

  这一带的平均海拔只有170米,最高点是海拔463米的提曼山。主要丘陵有中俄罗斯高地、瓦尔代丘陵、伏尔加河沿岸高地,主要低地有黑海沿岸低地、里海沿岸低地。那些丘陵地带的海拔在三四百米之间,此外大部分地域的海拔均在200米以下。

  从北向南来看,东欧平原上分布着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带,里海北岸为半荒漠和荒漠带,主要河流有伏尔加河、顿河、第聂伯河。这里人口稠密、交通发达,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石油、锰等矿产资源,还拥有著名的库尔斯克和克里沃罗格铁矿区、尼科波尔锰矿区、伏尔加一乌拉尔油气区等。

  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乌拉尔山脉和中西伯利亚高原之间,北濒喀拉海,南接哈萨克丘陵,总面积将近300万平方千米,排名紧跟在东欧平原之后,名列世界第三大平原、亚洲第一大平原。

  这片区域地势低平、沼泽遍布,只有个别地方分布着一些很低的山丘。地理勘测表明,若循着南北方向,该平原在3000千米之内的地形高度差不会超过百米。由此,人们推测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平坦的平原。平原上最壮观的景象是那片覆盖了大约6000万公顷的亚寒带针叶林,鄂毕河、额尔齐斯河和叶尼塞河均贯流其中。

  西西伯利亚平原南部的油气资源和农业资源非常丰富,现已形成以秋明油田、库兹涅茨克煤田,托木斯克铁矿为中心的工矿业基地,同时还形成了俄罗斯国内重要的乳用畜牧业和谷物产区之一。

  ◎中西伯利亚高原

  从俄罗斯版图来看,在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之间有一片明显的高起地带,那就是中西伯利亚高原。顾名思义,中西伯利亚高原位于西伯利亚的中部,同时也是该区域内面积最大的高原。它南起东萨彦岭、贝加尔湖沿岸和外贝加尔山地,北至北西伯利亚低地,西同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同中雅库特低地相连,总面积约有150万平方千米。这片高原的平均海拔在500~700米间,最高点为普托拉纳山,海拔为1701米。中西伯利亚高原气候寒冷、人烟稀少、交通不便,自然环境非常恶劣,除了北部小部分区为山地苔原带,南部河谷地区属于森林草原和草原带外,其他大部分地区都覆盖着高大的落叶松。

  中西伯利亚高原风光

  静静的顿河是俄罗斯欧洲部分的第三大河,也是东欧平原上的主要河流之一。

  这一带的森林覆盖率高达50%,木材蓄积量超过了300亿立方米,而且还分布着下通古斯卡河、石泉通古斯卡河、安加拉河、勒拿河及其支流维柳伊河、哈坦加河等,同时地下又蕴藏着煤、铁、铜、镍、石墨、岩盐及天然气等丰富的矿产资源。

  中西伯利亚高原的最高部分是普托拉纳高原,这是一片被深谷断开的山地,处处可见山地苔原及大片针叶林。此地景色奇巧瑰丽,非常壮观,至少分布着2.5万个美丽的湖泊、河流、瀑布及几十道峡谷,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相比,图尔盖高原的面积非常小,大约只有15万平方千米,属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两国共有。这是一片桌状高原,中部多是洼地,北部属于草原带,可用作农垦区,南部是半荒漠地带,可用作牧场区,地下蕴有铁、铝土矿、煤等矿藏。

  俄罗斯境内另外分布着一些著名的山脉和山地,比如大高加索山脉、乌拉尔山脉与南西伯利亚山地、东西伯利亚山地等。它们与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中西伯利亚高原一起形成了俄罗斯地貌的基本格局。

  丰富的资源

  俄罗斯土地辽阔,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自然资源几乎能够完全自给的国家。根据最新数据表明,该国资源总价值达到了惊人的300万亿美元,已探明的资源储量占到了世界资源总量的21%,总价值约为30万亿美元,是美国的3倍、中国的6倍,高居世界第一位。

  ◎矿产和能源资源

  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能源资源,是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被称为“世界加油站”。这里的石油探明储量为65亿吨,占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12%~13%,居于世界第二位。天然气资源已探明储量为48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探明储量的1/3,居于世界第一位。该国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西伯利亚、巴伦支一伯朝拉、伏尔加一乌拉尔,以及萨哈林等地槽型含油盆地,鄂霍茨克大陆架的石油和里海北部石油与天然气的大规模开采也在紧张地筹备之中。此外,俄罗斯煤炭储量占到了世界煤炭储量的一半以上,高居世界第一位。著名的煤田有库兹涅茨克煤田、伯朝拉煤田、南雅库特煤田、坎斯克一阿钦斯克煤田等。

  在各类矿产资源中,俄罗斯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已开采的矿物中几乎囊括了元素周期表上列出的所有元素。铁、铝、铀、铜、镍、金、银、铂、镁、钨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尤其是黄金的储量达到了1.6万吨,已探明的储量约为5000吨,仅次于南非。

  此外,俄罗斯非金属矿产的储量也极为可观,这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钾盐矿——上卡马钾盐矿,世界上最大的磷灰石矿——希比内矿区,全国钾盐矿储量和磷灰石储量分别占到了世界储量的40%和25%,其中萨哈(雅库特)共和国拥有俄罗斯最大的金刚石产地。

  ◎森林、土地和水资源

  俄罗斯不仅地下埋藏着巨大的财富,地面上也拥有丰富的资源。它的森林覆盖面积约8.67亿公顷,占到了国土面积的50.7%,居于世界第一位。木材蓄积量约810亿立方米,占到了世界蓄积量的1/5。松、云杉、冷杉、落叶松、栎、桦、山毛榉、槭、椴等是俄罗斯的主要树种,珍稀树种有安加拉松、达乌尔落叶松、萨彦岭云杉等。据了解,俄罗斯的森林资源已经超过了整个北美洲的森林资源,目前是世界第三大木材出口国,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在那片广袤的林区里,还分布着各种价值较高的药用植物。

  俄罗斯的土地非常辽阔,但由于北部的气候比较寒冷,荒漠带、半荒漠带、苔原带、森林带及沼泽带占去了相当大的面积,农业用地约为2.1亿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25亿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为0.85公顷。值得一提的是,全世界的耕地面积不过14.57亿公顷,人均耕地只有0.32公顷。与此相比,俄罗斯的土地资源仍然比较可观,更何况它还拥有全世界最肥沃的黑土地带。

  俄罗斯同时又是一个多水国家,有10万多条河流和20多万个湖泊。以河流为例,超过1000千米以上的大型河流有58条,比如鄂毕河、阿穆尔河、勒拿河、额尔齐斯河、叶尼塞河、伏尔加河等。以湖泊为例,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大型湖泊有10余个,如贝加尔湖、拉多加湖、奥涅加湖等。最有名的当属贝加尔湖,它是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相当于北美洲五大湖蓄水量的总和,超过了整个波罗的海的水量。

  众多的河流与湖泊带来了巨大的水力资源,俄罗斯每年可利用的水力资源多达4270立方千米,高居世界第二位。最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又陆续建起了多座大型水坝和水电站,每年可为国民经济提供8500亿度电。

  由于濒临12个海域,俄罗斯的海洋水产资源也极为丰饶。据粗略估计,附近海域的生物资源总量大约为2850万吨,仅鱼类资源就占到了2300万吨。

  庞大的自然资源可以说是上帝赐给俄罗斯最珍贵的礼物,它如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年年为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创造出惊人的财富。

  世界著名长河鄂毕河源流之一卡通河的源头,卡通河流全长688千米,流域面积6.09万平方千米。丰富的水力资源为俄罗斯的经济和文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多彩的民族

  在并不算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俄罗斯展开辽阔的臂膀,将来自四面八方的各族同胞们一拥入怀。如果把每一个民族比喻成一朵美丽的花儿,那么俄罗斯境内的190多个民族犹如190多朵鲜花,绚丽多姿又异彩纷呈,组成世界民族之园中一片靓丽的美景。

  ◎主体是俄罗斯人

  俄罗斯是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但是人口总数并不多,根据2014年的最新数据表明,全国总人数仅为1.43亿。可是这1.43亿人口却汇聚了多个民族,在俄罗斯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190多个大大小小的民族,大的民族人口过亿,小的民族人口不足千人。该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俄罗斯族,占到了全国人口总数的77.7%。

  俄罗斯人与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即罗斯人。古罗斯人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东斯拉夫人,瓦良格人征服东斯拉夫人后建立了以基辅为中心的古罗斯国家。13世纪前后,蒙古人征服了古罗斯地区,统治该地区长达200多年,古罗斯人逐步分化为以上三个民族,其中尤以俄罗斯人最为庞大。

  “英雄母亲”

  21世纪初,为了提高生育率,俄罗斯政府规定:女性婚后生育两个以上的孩子可以获得数十万卢布的奖励,拥有三个或更多孩子的家庭可以获得免费土地以及更多的儿童福利。同时,政府不仅会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廉价住房,还将向多次生育的女性颁发“英雄母亲”的勋章。

  随着沙皇俄国不断向外扩张领土,俄罗斯人渐渐占据了伏尔加河下游、乌拉尔、北高加索和西伯利亚的广大地区,后来又扩展到波罗的海沿岸、外高加索、中亚、哈萨克斯坦和远东地区。到了19世纪中期,在与其他民族的频繁接触中,俄罗斯人分成若干支系,大致可归为南方支系与北方支系,二者在语言、服饰、礼仪和建筑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身着民族传统服饰的乌克兰舞者

  ◎众多的少数民族

  俄罗斯人占据了全国的大部分人口,其他少数民族仅占有全国人口比例的22.3%。在这些少数民族中,人口总数达到百万以上的有鞑靼族、乌克兰族、楚瓦什族、巴什基尔族、白俄罗斯族等;人口总数在50万~99万的有莫尔多瓦族、日耳曼族、乌德穆尔特族、马里族、哈萨克族、阿瓦尔族、犹太族等;人口总数在50万以下的有布里亚特族、图瓦族、格鲁吉亚族、乌兹别克族、朝鲜族等;人口总数在10万以下的有111个,其中尚有44个民族不足千人,如阿留申族、涅吉达尔族只有500多人。

  庞杂的少数民族在人数、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存有较大差异,但也有一部分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被渐渐同化,他们大多属于一些跨界民族。俄罗斯境内的跨界民族主要源于欧洲和亚洲国家,由于复杂的历史变迁,他们在遥远的年代迁入并定居于俄罗斯,比如法兰西人、希腊人、芬兰人、波兰人、匈牙利人、伊朗人、阿富汗人等。在长期的同化与融合过程中,这些跨界民族的本民族特征正在逐渐消失,某些民族甚至已经不复存在。

  “母亲河”伏尔加河

  伏尔加河之于俄罗斯,就像黄河之于中国,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母亲河。若论河流长度,伏尔加比不上排名在前的六条大河,只能称为欧洲最长的河流,或世界最长的内流河。但由于它长年哺育着沿河两岸的人民,为俄罗斯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故而一直被尊为“母亲河”。

  ◎名列第七,恩泽无限

  伏尔加河长3690千米,在俄罗斯国内仅名列第七。可是,俄罗斯人民却对这条大河一直怀有深厚的感情。你听,那首古老的歌谣里一直传唱着“伏尔加,伏尔加,亲爱的母亲……”

  伏尔加河上的风景(一)

  伏尔加河上的风景(二)

  伏尔加河发源于莫斯科西北处瓦尔代丘陵的湖泊之间,源头海拔228米。它自北向南汇集了200多条支流,最后注入里海,在里海出口处形成广阔的三角洲,河口大约位于海平面以下28米。从源头到河口,伏尔加河的整个流域面积达到138万平方千米,约为俄罗斯平原1/3的面积,哺育了占全国40%的人口,六七千万人在此繁衍生息、蒙受恩泽。

  在流经途中,伏尔加河一路接纳了若干支流,多数支流都位于左岸,左岸最大的支流是卡马河,奥卡河则是右岸最大的支流。以这两条支流的汇合点为界,可以将伏尔加河大致分为三段,即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是从发源地到与奥卡河的汇合处,中游是指从与奥卡河的汇合处到与卡马河的汇合处,下游是指从与卡马河的汇合处到伏尔加河的河口。

  ◎航运发达,水道密集

  恰如一位无私的母亲,伏尔加河向两岸子民慷慨地奉献着自身的所有资源。这条大河河宽、水深,航运发达,有多条水运路线联通了河流与海洋:经伏尔加河一波罗的海运河可驶向波罗的海;经伏尔加河一顿河运河可达亚速海和黑海;经北德维纳水系和白海一波罗的海运河与白海相通;经莫斯科运河可直达莫斯科。伏尔加河实际上已成功地将整个东欧水道系统连接起来,因此,人们又称其为“五海之河”。

  更重要的是,伏尔加河及其支流还是俄罗斯国内最主要的内河航道。沿河流域开辟了谢克斯纳伏河、奥卡河、莫斯科河、卡马河、别拉雅河和乌法河等多条航运干线,建起了特维尔、雷宾斯克、雅罗斯拉夫尔、下诺夫哥罗德、喀山、萨马拉、伏尔加格勒、阿斯特拉罕等几十座港口城市,每年可运输大量的石油、煤、建材、粮食、盐、汽车及农业机械化工器具等。

  据统计,这片流域大概有15万条10千米以上的河流,以及数不清的大小湖泊。人们借助丰富的水力资源建起了许多堤坝、水库和水电站,预计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总计电量约1200万千瓦。

  ◎旅游通道,景观众多

  伏尔加河不仅为俄罗斯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财富,还渐渐发展成国内最重要的旅游通道。这条大河的河渠系统将俄罗斯的第一、第二大城市莫斯科与圣彼得堡联系起来,游客们乘船而行,沿途可将河岸城市的美丽风光尽收眼底。

  伏尔加河上的游艇

  谢利格尔湖位于伏尔加河的源头附近,作为俄罗斯中部的著名景观,这是一片由支流、水湾交织而成的湖泊世界,从北至南绵延百余千米。一部分中小河流在绕行莫斯科以后,将勒热夫、祖布佐夫、特维尔、乌格里奇、雅罗斯拉夫尔、科斯特罗马等古城串联而起,待与奥卡河汇流以后,又来到了下诺夫哥罗德。该城保存着许多中世纪的古城堡及大批历史文化遗迹,早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代表世界文化珍贵遗产的100座城市名单。

  喀山也是伏尔加河的一座沿岸城市,它也是俄罗斯的文化名城。日古利自然保护区和萨马拉河湾国家公园则被称为“伏尔加沿岸的瑞士”,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取胜。阿斯特拉罕是伏尔加河下游的一座老城,也是伏尔加河及里海渔业的捕捞中心,每年鲟鱼的捕捞量能占到世界捕捞量的90%,此地还盛产美味的鱼子酱。

  伏尔加河奔流向前,给沿河两岸的俄罗斯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不管岁月如何流转,时代如何变革,它仍然会像母亲一般辛勤又无私地哺育着两岸人民。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泊

  有人说它像一枚钻石镶嵌在西伯利亚南端,光华璀璨耀人眼目;有人说它脾气暴躁如远古巨兽,震怒时会掀翻船只;有人说它是一座宝藏,蓝蓝的湖水下埋藏着无数珍宝……但是你知道吗?难以定义的贝加尔湖有个最确切的解释:它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而且是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它储存了全球大约20%的淡水,足够50亿人饮用半个世纪。

  ◎西伯利亚的明眸

  贝加尔湖的东岸

  2015年,人们做过一次全面勘测,测得贝加尔湖的最深处为1637米,水体容量达到23.6万亿立方米,超过了整个波罗的海的水量。这个数据意味着即使今后不增加一滴水,那条发源于贝加尔湖的安加拉河也需要400年才能把湖水排尽,而假设湖水完全干涸,把全世界的河水都注入贝加尔湖,亦需要300多天才能将其填满——贝加尔湖真不愧为“世界之井”。

  虽然创下如此惊人的纪录,但在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笔下,这面湖水却美得令人窒息:“湖水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就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贝加尔湖的水质确实非常好,好得可以直接饮用,而不必担心是否有病原体。这是因为湖中生存着无数微型虾,它们就像勤劳的“过滤工”,不断捕食能使湖水变浊的浮游生物,将湖水“过滤”得清澈透明。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湖底每年会发生2000次左右的小地震,地震产生的化学物质沉淀到湖底,也可以起到净化湖水的作用。正因为此,贝加尔湖被誉为“西伯利亚的明眸”。

  贝加尔湖内的名贵食用鱼类茴鱼

  但是,贝加尔湖并不总是安静如眸。人们也总见到它喜怒无常的一面:时而静谧可爱,时而惊涛拍岸,暴怒时甚至会掀翻湖里的船只。当地人对它十分敬畏,有时喝一杯伏特加都会倾洒几滴以敬“湖神”,走在路上遇到祭台也会为“湖神”献上钱币、糖果、香烟等供品。

  贝加尔湖区生活的海豹

  贝加尔湖中有27个大小岛屿,传说沉入湖里的供品最后都会被“送往”最大的奥利洪岛,那儿是“湖神”布尔汗的“仙居之地”。传说当然不足为信,但能确定的是,奥利洪岛在6世纪至10世纪期间是北部萨满教的宗教中心,岛上至今仍然保存着当时的民族传统与宗教习俗。

  除了诱人的湖水,贝加尔湖区还有两大奇景。一是宽约1000米的湖区出口正中央有一块大圆石,当地人称之为“谢曼斯基”。每当河水泛滥的时候,“谢曼斯基”就像在轻轻滚动,看起来特别有趣。二是每年的1月至5月是贝加尔湖的冰封期,严寒使湖面冰层的厚度超过1米,当温度变化时,不断压缩与膨胀的湖水就会在冰面上形成神奇壮观的冰裂美景。

  ◎是湖还是海?

  贝加尔湖具备许多海的特征,比如容量巨大,时有暗流、潮汐、大浪与风暴,还出现过不断变大的裂谷、地磁异常等奇特现象。基于此因,人们很难断定它究竟是湖还是海。最近一项研究表明,湖水正以每年2厘米的速度向外扩展,故而又有人推测,它既不是湖也不是海,而是一个正在发展的洋。

  然而贝加尔湖带给人们的疑惑绝不仅限于此,在湖里生活的物种又制造出许多难解之谜。比如这个淡水湖里为何生存着海绵、海鱼、海螺、龙虾等一群地地道道的海洋生物?为什么世界上唯一一种淡水海豹也生活于此?又比如在中国南方淡水湖中才能见到的某种水蛭,在巴尔干半岛奥克里德湖才有的某种蛤子,在热带地区生活的某种湖藓虫类动物,为何居然纷纷于此现身?

  贝加尔湖区隐藏的秘密未必全解,目前人们只知道:在湖里生活的大量珍稀生物中,有848种动物和鱼类、133种植物都属于濒危物种;在湖底蕴藏着丰富的贵金属矿,以及冻结的沼气和天然气;湖区两岸的山林里生长的600多种植物中,有3/4为特有物种;湖区周围栖息着300多种鸟类,而每年冬天大概有1.5万多种鸟类光临此地。

  作为俄罗斯的主要渔场之一,贝加尔湖中除了常见的鲮鱼、白梭鱼、鲤鱼外,还盛产珍贵的奥木尔鱼、白鲑、茴鱼、细鳞鲑、哲罗鲑等。

  总而言之,贝加尔湖是一片神奇又美丽的水域,它融合了绝妙的水景、珍稀的物种、奇特的现象、难解的谜题与各种美妙的传说。若有机会身临其境,贝加尔湖必会令每一位游客不虚此行。

  依赖贝加尔湖为生的原生渔民

  乌拉尔山:亚欧分界线

  在全球七大洲里,只有亚欧两洲紧密相接,连成了世界上一块最大的陆地,合称亚欧大陆。习惯上,人们把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一线作为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由此成为分界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并不高大的界山

  峻峭的乌拉尔山山峰

  之于世界版图,乌拉尔山脉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之于俄罗斯版图,它是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分界线;同时,它又是伏尔加河、乌拉尔河与东坡鄂毕河流域的分水岭。据说早在18世纪,地理学家塔吉谢夫在此有了一个新奇的发现:西侧河流里的鲑鱼呈现出红润之色,东侧河流里的马克鲟鱼和折东鱼却呈现出银白色。也许,生物之间的这一差别亦在表明乌拉尔山脉确实是亚欧两洲的天然分界线。

  这条天然分界线虽然地位重要,海拔却不高。它位于俄罗斯的中西部,北起北冰洋喀拉海的拜达拉茨湾,南至哈萨克草原地带的乌拉尔河中游,呈南北走向的狭长带状。整条山脉宽约40~60千米,个别地段在100~150千米,总长2000多千米。主要部分均是海拔300~700米的低山,个别山峰能达到1000~1200米,最高点为北部的人民峰,高约1895米。为了便于区分,人们把这条山脉从北至南划为五个部分,分别为极地乌拉尔山、亚极地乌拉尔山和北乌拉尔山、中乌拉尔山、南乌拉尔山。

  乌拉尔山脉能够形成今日之模样,与几亿年以前的地壳运动息息相关。早先它曾是一个巨大的地槽,亚欧大陆那时亦被这个大地槽分隔开来。距今大约2.8亿年的石炭纪末期以后,发生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地壳运动,大地槽先是演变成山脉,接着又经风化侵蚀成为准平原。后来,阿尔卑斯褶皱运动造就了新的山地,乌拉尔山脉才渐渐隆起,最终成为亚欧大陆之间的一道界山。

  ◎资源丰富的宝山

  这条山脉的地势不高、宽度不大,因而山地气候不够明显。总的来说,在山脉的南端与北端,夏季气温差异要比冬季气温差异大。每年7月,南端平均气温在20c左右,北端平均气温在10c左右,而每年1月时,南端平均气温在零下16c左右,北端平均气温在零下20c左右。山脉一带的降水量稍有差别,西坡的降水比较丰富,一般为600~700毫米,东坡的降水量一般比相应纬度的西坡少100~150毫米。

  受到地理环境和山地气候的影响,乌拉尔山脉一带以森林植被为主。这里分布着大面积的阔叶林和针叶林,阔叶林大多分布在海拔420米以下,其上才为针叶林,林区内生长着椴树、橡树、枫树、白桦等常见树种。为了保护一些珍稀树种与濒危动物,南乌拉尔山和北乌拉尔山还开辟了自然保护区,如伯朝拉一伊雷奇、维西姆、巴姆克里、南乌拉尔东坡伊利明等自然保护区。

  与森林资源相比,乌拉尔山脉的矿产资源更为丰富。它就像一个巨大的隐形宝库,地下埋藏着各种储量巨大的金属和非金属矿物。

  由于地质结构的不同,东坡和西坡的矿物种类有所不同。东坡以金属矿石矿床为主,分布着著名的磁铁矿、镍矿区和大型铜矿床,以及大片的铝土矿、铬铁矿、金矿、铂矿床等。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石棉、滑石、耐火黏土和磨料等,尤其是那些紫晶、黄玉、祖母绿等宝石及半宝石,历来很有名气。西坡则蕴藏着大量的钾盐、石油和天然气,钾盐主要集中在卡马河上游,油气主要集中在伊希姆拜地区和卡拉斯诺卡姆斯克地区。

  既然拥有如此丰富的地下资源,俄罗斯人当然不会忽略这座宝山。在乌拉尔山脉的周边地区,一大批工业中心和城市已经陆续建起,比如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车里雅宾斯克、彼尔姆、乌法、伊热夫斯克、奥连布尔格、下塔吉尔、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和库尔干等。随着现代化机器的阵阵轰鸣,乌拉尔山脉正如伏尔加河一般,源源不断地为俄罗斯奉献着无尽的财富。

  乌拉尔山不同地段风光及生长在乌拉尔山的野生云莓

  莫斯科:森林中的首都

  想要了解俄罗斯,请到莫斯科来!——这座大都市不仅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而且地处东欧平原中部,周边环境绿意盎然,堪称一个巨大的森林公园城。整座城市的中央区满眼绿荫,广袤的东区更是森林遍布,故而被人赞为“森林中的首都”。

  ◎从小镇到国都

  莫斯科得名于穿城而过的莫斯科河。关于莫斯科河的名称来源有4种说法:一是源于斯拉夫语里的“潮湿”,因为河两岸多丘陵、中间为低湿谷地;二是源于斯拉夫语里“大桥的流水”;三是源出芬兰乌戈尔语,意为“牛犊的渡口”;四是源于卡巴尔达语,意为“密林”,因为河岸两边生长着茂密的森林。

  位于莫斯科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

  据考古学家考证,早在一万多年以前,就有渔民与猎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他们居住在窝棚里,使用石制或骨制的工具。公元9世纪末,奥列格大公来到此地,在河边建起涅格林镇。后来,小镇周围逐渐出现一些经营农业、手工业、商业的村落,慢慢变得繁荣起来。

  从麻雀山俯瞰莫斯科城

  1147年,大公尤里·多尔戈鲁基在争夺基辅王位的一次战争中获胜。他邀请盟友到莫斯科的边界地点庆祝胜利,这是莫斯科在历史上第一次见诸史册,因此俄罗斯人把这一年当作莫斯科诞生的日子,并将尤里·多尔戈鲁基当作莫斯科的奠基人。他头戴战盔、身披铁甲、左手持盾、双腿跨马的纪念像,从1954年起一直矗立在莫斯科市政府前面的广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