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52章





  然而系统并非是书,也不在横滨,对方甚至不是地球上的产物,这两个之间完全没有可比性。

  羽中田琉生默默想着。

  “怎么了吗?”太宰治看着羽中田琉生又有些沉默的面孔询问。

  羽中田琉生调整了一下自己的状态,才缓缓说出口,“没什么......”

  “算了。”羽中田琉生原本想当做无事发生的,但是现在很明显不是这个时候,他抬起头,认真看向太宰治,“四年前救织田作的事情你应该还记得吧。”

  “......当然。”太宰治顿默了一下回答,那是一段他想忘都忘不掉的经历和过往。

  羽中田琉生双眼微闭,“在当时救织田作的时候,你应该知道发生了一个十分奇怪的事情吧。”

  “我的异能力短暂性的消失——这件事情吧。”

  这是太宰治当时察觉到的事情,只是当时事发突然,再加上羽中田琉生有自己的秘密很正常,他不想对着自己的朋友太多的猜测,再加上织田作之助被救回来了,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所以他有意去无视了这件事情。

  “那是我许愿的结果,”羽中田琉生双目睁开,金眸看着太宰治说道。

  [琉生,这样没有问题吗?]

  系统默默出声,它并没有说过不能让别人知道它的存在什么的,其实更多的是因为宿主说了大多时候也没有什么用,因为地球上其实没有生物可以证明它的存在。

  太宰治的动作比他想像中要更加收敛,他的面部表情没有任何变化,甚至没有任何奇怪的举动,只是看着羽中田琉生,最后询问,“......不是书?”

  毕竟他那个时候叫的是‘小漫’,而不是别的,但是太宰治倾向于那个‘小漫’不是书,毕竟真正的书现在最有可能在异能特务科的所在处。

  “正确,虽然不能详细说明,但是目前还有一个许愿机会。”羽中田琉生对着太宰治说道,“只要不过分就行。”

  “我对许愿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毕竟我自身其实并没有什么需要许愿的地方,所以这个机会留给你使用,毕竟对上那个魔人,我想你的底牌越多越好,对吧?”

  羽中田琉生直接将这个许愿让出。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太宰治和织田作之助。这两个人是他的友人,又待在横滨,出现这种事情,他没有办法做到无动于衷,所以只能用自己方法帮助他们。

  原本他还想着这个机会他可以留到友人真的出事了再用,但是现在是个说出来和太宰治坦白的好机会。更何况他终究是太宰治和魔人之间对弈的局外人,还是将这个机会只给留给更清楚事情需要的时机的太宰治更好。

  太宰治看着羽中田琉生,没有哪个普通人能够这么直接的做出这个选择,然而面前的这个人却将这个机会给了他,某种程度上,他现在短暂性的拥有了书也说不定。

  “不过分......指的是那种方面?”太宰治还是想要知道最想知道的事情。

  羽中田琉生解释,“大概就是那种一看就很离谱的,比如世界灭亡什么的......”

  “只是简单的那种。想知道什么事情,或者短暂性的什么需求,大多都能实现。”

  “没有前提?”太宰治摩挲了一下下巴。

  “没有。”羽中田琉生很肯定的回答。

  太宰治的嘴角勾起一抹弧度,鸢眸看向羽中田琉生,缓缓说出口自己的想法,“没准来说,你的那个许愿机比书还要好用。”

  “毕竟书可能还会要求协商的愿望必须在现实中逻辑通顺,但是你不用......”

  “只要不是太难都能实现,还不需要前提条件,这可是能够翻盘的重要道具。”太宰治的双眸仔细的看着羽中田琉生。

  就在这一时刻,太宰治的手机响了起来,他看了一眼发现是谷崎润一郎的电话,这个时间打过来,很明显是他们出现了什么事情。

  羽中田琉生不再出声打扰,听着太宰治和谷崎润一郎的对话。

  “社长不见了?”太宰治一接通电话,就得到了这条消息。

  羽中田琉生回头看了一眼太宰治,如果说是侦探社的人都不知道,那应该就是社长自己一个人走动的,果不其然太宰治做出了和他一样的判断。

  “要说有谁知道,那就是只剩下夏目老师了。”谷崎润一郎想从太宰治这里得到线索,太宰治只能告诉他自己所能知道的事情。

  现在侦探社的创办就是依靠夏目漱石进行的,他同时也是一个行踪不明的,被称为能够看透万物的最强异能力者。

  第一次听说这个事情,羽中田琉生对此稍微有点兴趣,按照太宰治的意思,说明夏目漱石可能知道社长消失的原因,然而同样按照这句话,应该没有人能够找到夏目漱石才对。

  时间早就已经来到了傍晚,原本高照的太阳也变成了橘红色照在他和太宰治的身上。

  黑色的影子突然从窗外走过,太宰治和羽中田琉生同时回过头看向病房外,那里的阳台围栏上出现了一只叼着小鱼干的三花猫。

  很眼熟。这是羽中田琉生看见这只猫的第一想法。

  这只猫很自来熟,来到病房内跳到床上的边沿部分,放下了嘴中的小鱼干便离开了。

  太宰治拿起这个小鱼干,打开之后是一个芯片。

  “那只猫......”羽中田琉生联系起来的一切,“原来就是夏目老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