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3节(1 / 2)





  、北安阳同时告急,被郢、雍二国围攻,代国迟迟按兵不动,郑国则以最快的速度调集兵马,率军出崤关来援。这一仗从郢启动,郢地派出了他们近乎所有的精锐,紧接着卷入了另三国兵马,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混战。

  雍参战六万人,梁国全境兵马共十万,郢水军八万,耿曙所率领的王军近三万人,郑军八万,共计三十五万之数。

  这规模堪比七年前洛阳一战,而这次将势必彻底打破势力的平衡,将天下带入一个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全新局面。

  这僵持上百年、大争之世最后的总决战,将随着照水城陷落而拉开帷幕。

  四月初六清晨,成千上万的滚木沿着宾河顺流而下,在河道弯口先是冲上岸,郢国水军推动滚木,嵩县骑兵则策马以粗索从两侧拖动滚木。

  滚木接二连三,轰然撞上了城墙,引起照水城守军的慌张,在城墙朝高处射箭,郢军与王军却躲在滚木的屏障后,在滚木撞上去后一触即走。

  起初守军以为敌军要使用撞木破墙,城墙却坚不可摧,根本不惧这区区撞击。

  足足一整天时间,滚木越来越多,及至黄昏时,城墙下已堆积了四十万棵大树。

  入夜前,耿曙一身武铠,驻马城外,稍稍推起头盔,现出明亮清澈的双目。

  “点火。”耿曙说,不知为何,却想起了项余说过的话——玩火是不好的,玩火容易自焚。

  我就是喜欢玩火。耿曙如是想。

  耿曙率先拉开长弓,一枚火箭引领千万火箭,飞向城墙前的断木,断木被拖出河道时,已浇满了火油,此时箭矢如流星般飞至,顿时在城墙下燃起了熊熊大火。

  春末东南风狂盛,火焰顿时席卷了整个城墙,守城士兵大声叫喊,慌张退走。火舌沿着城墙烧来,却被那高墙阻住,城中靠近西面的百姓迁离,各自心惊胆战地看着宏大的城墙。

  照水城主亲自前来,检视。

  “那是近二十年才建的!”城主乃是梁国贵族,名唤迟昼,昔年死在耿渊剑下的迟延訇是他伯父,如今听到耿渊之子来攻城,只恨不能亲身上阵,一报当年之辱。

  奈何敌军势大,迟昼只得蛰伏等待机会,守住照水,拖住敌军,等待郑军解去王都之危后,梁国主力再南下救援,他们报仇的机会就到了。

  “不用害怕!”迟昼眼望天际,说,“会下雨的!一场雨下下来!他们就没有办法了!”

  火势虽猛,却不能持久,哪怕将附近山上所有的树全部砍下来,也无法烧死城里的百姓,迟昼怕的只是城南的水军,那才是主力。

  他索性不再管耿曙带的骑兵,反正烧起来的城墙一片滚烫,既不能上人,更不能搭云梯,他只要抽调兵力,将城南的水道守好便万事大吉。

  迟昼冷笑一声:“年轻军神?不过区区本事而已。”

  大火烧了足足一天一夜,宾河上游则早已被截断,从山腰瀑布以下,山涧中成为了一个巨大的蓄水湖,被断木所阻,水位越漫越高,随时有崩湖的危险。

  迟昼判断丝毫不错,这么多木头,只能烧个一两天,直到第三天清晨,天蒙蒙亮时,城外已满是灰烬,黑烟遍布全城,守军不住咳嗽,被熏得双眼流泪。

  但天空中阴云密布,正酝酿着一场暴雨,雷声隐隐传来。

  “抽堤。”耿曙面无表情,发出了第二步命令。

  哨声响起,山腰上,近三千名士兵拖动拦住山涧堰塞湖的断木,人工堤登时崩毁,河水呼啸着轰然涌了出来。

  迟昼正在巡城,忽闻十里外山腰处一声巨响,大地阵阵震动,不知发生了何事。

  紧接着,数日间那积雪融化的冰水,沿着干涸河床轰然而下,飞快卷过河道,冲向尽头的河湾处,水量漫灌,形成唯一的一波巨浪,淹过平原,呼啸着冲上被烧了一天两夜、滚烫的城墙。

  那水量只够形成一波,便飞速散去,但足够了。

  白汽冲天而起,然后便是连续不断的轻响,仿佛有什么裂开了,被近乎烧红的石墙骤然冷却,犹如炮仗般此起彼伏,响成一片,那裂响越来越大,与天际的滚雷混在一起。

  落雁城破城的一幕在照水之外重演,虽不及当初太子灵以足足一月时间,挖塌了十里巨墙,但近五丈高墙碎裂,崩落的碎石亦十分壮观。

  迟昼蓦然睁大双眼,眼睁睁看着面前的城墙裂开,再尽数崩塌下去!

  城外青山、河湾、平原登时一览无余,耿曙面无表情地驻马,看着面前碎开朝两边滚落的高墙,拉下头盔,挡住了上半张脸,温润的嘴唇稍一动。

  迟昼看不清率军之人在做什么,但面前的这个巨大缺口告诉他,不用再妄想抵抗了。

  紧接着,王骑朝他们发动了冲锋,奔马穿过乱石,冲进了照水城。

  “这就是……实际上的情况。”姜恒拿着耿曙的家信,向朝廷众人从头到尾,交代完经过。

  熊耒与太子安都听得一愣一愣,以为姜恒在编故事。

  “实话说,”姜恒道,“比我想的还快,嗯,确实,确实很快,原本预计五月初一前结束,这才……一个月,现在照水是郢国的属地了,屈分屈将军已接管了全城。”

  “哦……好的。”太子安就像做梦一般。

  熊耒登时哈哈大笑,朝姜恒说:“好样的!”

  “很好,很好。”熊耒缓慢起身,叹了口气,仿佛又有唏嘘与伤感之意,说道,“年轻人,了不得啊,王儿,你好好收拾善后罢。”

  说着熊耒竟是独自走了。

  太子安过来,拉起姜恒的手,感慨道:“太不容易了,郢国十七年里,这是一场最漂亮的胜仗。子淼殿下当真盛名无虚。”

  姜恒笑道:“仰仗王威而已。”

  “从今往后,两位就是我大郢的国士!”太子安感动道,眼里却现出不自然与畏惧。

  姜恒很清楚这一刻他在想什么:江州如果碰上这等攻势,要怎么对付?!对付不了!耿曙若用一样的计策来打江州,城墙说破就破。

  “其实若事先料到,”姜恒说,“不让他放火,自然就无计,万一下雨呢?就算不下雨,城中拖来水车,在点火开始时,便离得远远的,从城内往城外抛射水流……”

  “对对,”太子安定了定神,说,“也不难破,嗯。”

  “应当是赵灵破落雁,启发了他,”姜恒说,“这种计策用一次,就不能用第二次。敌人一旦有了提防,就不能说是奇谋了,雕虫小技,不足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