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在工部,搞城建(1 / 2)





  雁洛兮到工部,自己这官当得总算步入了正轨,因沼气火,每日来工部的车马络绎不绝。

  工部尚书的嘴都乐歪了!特意沿着官道开个侧门,给沼气火组专用,效率明显提高了很多。各部尚书、侍郎,大小官员见到她无不客客气气,希望自己的院子也能早日安上沼气火。

  有以穷出名的翰林院珠玉在先,各部委安装沼气火的价格统一在五百两白银。不过需要她们自己(或请工部)备材料,挖池子,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提前预约好的,掌握着核心技术的联盟沼气队才会来,半天时间即可完工。

  雁庄在京的沼气建筑队,如今加上李德的队伍,共分有城建十队,正式起名联盟城建队,队长由李德任命和统一管理。

  如此马不停蹄的接活,工部各部门就不说了,仅联盟城建,每队日进账千两起步,十队就是万两,这让李德越发有干劲,雁洛兮直接在工部给她开了个办公间,现场受理预约。

  如此,京城主要部委,衙门和社区在冬日来临前都能有沼气火取暖。

  这让整座城市陷入到兴奋的快乐情绪当中,尤其有夜市的几条商业街道,自发组织,天天派人来工部排队领号,都盼着这个冬天夜市能够照常营业。

  京郊花县,在夜县令的带领下,完全按照雁庄的发展规划进行,不仅家家户户安装上了沼气火,而且种了婴桂伴生树,整个县城灵气充沛,干净整洁,美不胜收。

  而儒商大道的顺利完工,更是让花县成为医疗、纺织、制造业的集中区,所产产品,通过陆路和运河畅通的水运,运往全国各地。

  闭月羞花庄也有意扶持,把花县打造成模范试点,宽敞的主街上画了斑马线,车辆行人分道而行,来往左右分开,繁忙中没有一丝混乱。

  闭月羞花的班底,包括护卫们,在碧海蓝天庄都跟着大搞过基建,对于这些太熟悉不过了,咱海庄的滨海大道与皇宫前的御道一般宽阔。更何况,如今实操坐镇的大总管可是李德,南北李记的家主,每一处细节都逃不过她的法眼。

  没错,李记已经正式分家。

  以京城和番禺为主的李记为南北李记,而掌握着大部分资产的李记更名为江南李记。南北李记虽然失了大部分资产,但留下的人理念一致,正式加入了雁庄联盟。

  这让南北李记,各位掌柜子手里,本就赚钱的产业如虎添翼,比如李德在京城的暗香阁,可以随时拿到雁庄香精厂与成药厂的最新产品。

  更何况,联盟真正的执事就是李德,这让南北李记的众家掌柜子信心大增。

  庄里很多人陆续成了家,她们手里都有些钱,但京城中心的房子依然太贵。自家的闭月羞花庄就在花县,所以大部分人在此置了业,比如杨大力建筑队的大部分人、溟鲨的人、张铁、榆林等,就连孙氏都忍不住给儿子们在此买了个小院,哪怕根本就没机会住。

  这给花县的房市,注入了强心针。越来越多的商人,到这里来安家落户。

  这种情况下,花县需要更多的厂房和工人。厂房好说,但工人从哪里来呢?

  如今的蓝盛,千年基业,土地兼并,冗官冗兵甚至冗吏越来越严重,经年积深,矛盾几乎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各州郡无地的游民越来越多。

  花县虽是远郊,但隶属京城,又挨着运河。这边招工的消息慢慢就在运河两岸传播出去,虽然老百姓识字的不多,但就算口口相传,听到消息前来碰运气的人,每天按船算的登岸。

  这样,花县在码头设立了接待站。工部也需要越来越多苦力,同样设立了接待站。

  工部的宫尚书出身翰林,自然对‘学妹’雁洛兮照顾再三,提前功课做的也好。

  比如她私带班底,包括她夫郎掌沼气业务的财政,支持!

  比如她在衙门里盖沼气火洗澡堂子,强制工部这帮子不讲究,再大的官,不是去工地就是窝在屋里画两天图纸,衣服从来不洗,出门一走一路掉虱子的糟老娘们,必须每日洗澡,换上干净衣服才能去见她的矫情要求。

  工部尚书无不支持!一分钱不用自家出,还改观了自家脏臭乱的坏名声,哪儿找这好事去!

  翰林官员自古‘出院’官升三级,不是真正品阶提升,而是尊崇逼格高。

  比如六品翰林派到地方的学政,哪怕是封疆大吏的一省之长也要尊敬三分。翰林六品可穿正三品都不能穿的衣服及佩饰,当然你得先能买得起。

  何况,翰林院一看雁洛兮申请外调,赶紧又官升一级,从四品侍讲,这人得留着,出去给人家帮帮忙,可以有。彻底调出去,那是万万不行的。

  进了工部,朝廷的早朝,按要求,五品以上的官员,每月大朝会和月中的朔朝会是必须要参加的。常朝是三品以上官员的事,所以对于天不亮就要上朝这件‘痛苦’事,大部分京官每月初一和十五才需经历,并非日日苦逼起早。

  工部尚书近来很有面子,尤其大朝会和朔朝会,她来得最早,享受一下被众官羡慕的眼神。

  实实在在的政绩,京城面貌一天一个样,这都是干出来的。

  工部下设四司,烦扰多年的冗官冗吏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解决了一批人需要具体职务的问题,没花朝廷一文钱。别看收洗衣物这件小事,以前部里没钱,空设了职位,纯属冗吏。

  如今那都是部里给四司官员的福利。

  工部官员,每人增加三套官服,下值时洗浴更衣,脏衣由衣物组收走浆洗熨烫,各司官员日日穿净衣。以前上朝,除了兵部,其它部司的官员都躲着工部的人,恐怕被招上虱子。

  如今。工部尚书呵呵一笑,扬眉吐气!

  你们的人除了会耍嘴皮子,有几个能动手的?!

  我们工部的人,不仅心藏锦绣,如今更是人模狗样。

  工部下设的四司,基本是朝廷的耗银大户,与户部吵不完的架。

  其中很大一块费用,为宫室官衙营造修缮,御史台整天盯着她们,是否贪污受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