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4章(2 / 2)


  她该说实话么?知人知面不知心,她要学会保护自己,便摇头说:“不知道。在他起兵前就已经将我废了,贬入瑶华宫为道,孃孃听说了么?”

  钺国自然有绥国的探子,大致的情况也传回来了。钺太子没死,试图夺位,其间发生很多纠葛,导致她被打入冷宫,乃至被废。

  她面有愧色,嗫嚅道:“我没能杀了殷重元,有负孃孃所托。禁庭中几次三番出纰漏,他早已经不信任我了。当初封我为后,只是为了以我为由,伺机向绥国兴兵。一旦大战开启,我没有了利用价值,被他扫出了禁中。”

  “这么说来,殷重元对阿姊是毫无感情了?”高斐看了她一眼,“那阿姊的孩子……”

  她心里纠结不已,官家无子,就算她将他们间的关系描摹得多紧张,只要孩子是他的,就足以成为拿捏官家的把柄。她相信两国开战后,绥国的密探已经没有用武之地了,因此后来发生的事,他们未必知道。

  她徐徐长出一口气,“我在建安时有位老师,我和亲,他也一同入了大钺。后来我遭遇了那些坎坷,先生对我不离不弃……”

  这谎话说得十分尴尬,自己先红了脸。

  高斐辩她神色,蹙眉道:“可我听说汴梁城外,阿姊手刃了崔先生,既然崔先生对阿姊情深意重,阿姊为什么要杀他?”

  她心里有些忐忑,忖了忖道:“那是金蝉脱壳之计,崔先生并没有死。今日我回建安来,就是崔先生护送的。先前在望仙桥下被孙将军的部下拿住了,我入皇城,崔先生跟随孙将军共议退敌之计去了。”

  高斐有些失望的样子,外面轰然又一声,震得宫苑颤动。他垂着两手道:“城快破了,阿姊现在回来无异于自寻死路。可惜进城容易出城难,阿姊何必把自己的生死同我们绑在一起呢!”

  她没有说透彻,如果现在就表明自己可以求官家留他们性命,他们必定知道她和官家余情未了。所以还是沉默,等钺军抓住他们,即便被关押起来,见到官家就没事了。

  郭太后也万分惋惜的样子,“你不应该回来的,既然有个深爱你的男人,一起离开中原,到外邦去多好。绥国江山摇摇欲坠,现在我们这些人还不如城中的普通百姓。百姓尚可以活命,我们只有死路一条了。”

  其实她现在很想问她,离开她爹爹究竟有没有后悔过。若不是她与爹爹分离,爹爹不会郁郁而终。爹爹是个精明的人,如果察觉风云突变,也许早就变卖家产,带着妻女离开建安了。他败给皇权,却从未败给自己,孃孃放弃了这样安逸的生活选择亲近权利,最后又如何?

  高斐出去等待消息,他眼下除了等待别无他法。郭太后坐在床沿上,替她掖了掖被角,“你需要安胎,可惜太医院已经没有药了。那些太医逃亡的时候打翻了柜子,弄得到处狼藉,所以现在只有看造化。”

  她点了点头,闭上了眼睛。

  郭太后抚抚她的鬓角,嘴角牵起一点笑容来,“没想到你会回来,虽然很傻,但是孃孃很高兴,你没有忘记我和五哥。就算死,我们骨肉死在一起。”

  她抓住了郭太后的手,“孃孃,我们不会死的,会好好活下去。”

  郭太后摇头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以前享受尊荣,现在就要忍受屈辱。恐怕殷重元不会放过我们的,即便侥幸能活,也必定像牛羊一样被圈禁起来。”她顿下来,又叹了口气,“不能看到你们生儿育女,对我来说是个遗憾。我这一生坎坷,现在回头想想……不值。”

  她撑身坐起来,“孃孃后悔离开爹爹么?”

  提 起她爹爹,郭太后脸上失意更甚了,“我做过的最后悔的事,就是没有自尽以谢这段感情。那时候你爹爹的香料生意做得极大,整个绥国,乃至钺国和乌戎,都有他 的分号。城中命妇爱香,沉水、苏合、零陵、白渐……你爹爹柜上摆了什么,她们就要什么。你爹爹头脑灵活,他会为不同的人调制配方,各种香料参杂起来,或煎 或煮或炮,贵妇们可以有各自独特的味道,因此在城中大受追捧。我与那些贵妇有往来,也是因为这个,有一回去平阳长公主府上送香,正遇见先帝……”她脸上讪 讪的,把头偏了过去,“总之是对不起你爹爹。后来我被接进宫,那时极思念他,几回梁上生好了白绫,怎奈没有勇气套到脖子上……如果那时候死了,也就不用经 受现在的国破家亡了。腆着脸活下来,可不是报应么!我虽做了太后,可是午夜梦回时常想,希望等我死后,有机会能够同他合葬。夫妻还是原配的好,我心心念念 记挂着他,总想回到他身边去。”

  到了今时今日,谈那些都没有用了。她勉力下床,推窗往外面看,建安的天是红色的,坊间大火照亮了天幕,“钺军快要攻进来了……”

  城中那些满口仁义的大臣都已经四散逃亡了,只有他们还坚守着。天下之大,已经无立锥之地。

  隐约听见震天的厮杀声,郭太后脸色变得铁青,喃喃道:“城门破了,全完了。”

  前殿传来匆匆的脚步声,回身一望,是镇军大将军孙膺。郭太后慌忙迎上去,“城中情况如何?”

  孙膺拱手道:“臣失职,未能守住城门,钺军已入城。前方正在厮杀,臣率金吾卫退守皇城,誓死保全陛下与太后。”

  秾华在一旁看着,孙膺的脸上沾染了血迹,烛火映照下显得狰狞可怖。她左右观望,未见崔竹筳,便问:“崔先生可与将军在一起?”

  孙膺道:“臣正要说此事,望仙桥下的密道已经无人戍守,可是眼下钺军进城,出不去了。崔先生于胭脂廊上设了吊索,请官家及太后、长公主上胭脂廊。届时顺吊索滑入通渠,底下有竹筏接应,趁着夜色可悄悄出城。”

  所谓的胭脂廊,并不是寻常的回廊,它是隔断禁庭与小西湖的一道墙,上有平台,高五六丈,墙下通渠蜿蜒而过,汇入钱塘江。如果计划进行顺利,从那里遁逃,不失为一条妙计。

  郭太后闻言,颤声道:“危难之中见人心,大将军忠勇,当青史留名。”

  这时候谁还在乎青史不青史,国都没有了,留名有什么用!孙膺自谦了两句,请陛下与太后移驾。秾华迫于无奈,只得一同前往。

  城中交战正盛,呐喊声混杂在寒风里,扭曲呼号,直指人心。

  天 好冷,没有归处的心装着冰棱,到哪里都冻得瑟缩。秾华随众人出了乾和殿,疾步往胭脂廊上去,前后护卫的军士甲胄上铁片相击,发出铮然的声响。有飘忽的沫子 落在她脸上,转眼化了,她抬头看天,原来是下起了雪。南方的雪有它独有的特点,孱弱地,无甚力道,一如绥军的抵抗。兵戈声越发近了,钺军直指皇城。她回身 看高斐,年轻的脸上有惊惧。他比她小一岁,过年才满十六。发现她看他,目光颤了颤,不见君王的气度,不过是个人生曾经极度平坦的少年罢了。

  一行人匆匆上城墙,城墙上有人负手站着,袍角翩翩,是崔竹筳。他在人群里搜寻她,找见了,脸上神色才安定下来。拱手对建帝作了一揖,“一切都准备妥当了,要委屈陛下,从铁索上滑下去。事出仓促,城墙又极高,陛下可行?”

  高斐做文章尚且可以,让他攀爬跳墙,实在有些难为他。他走过去,扶着女墙往下看,底下黑洞洞仿佛深渊,头皮顿时一阵发麻。

  孙膺看他模样就明白了,拱手道:“臣先遣人下去接应,陛下少待。实在不行,臣背陛下。”

  除了这样别无他法了,崔竹筳心里急切,催促人快些下去。回过身往前朝看,火把像条巨龙一样游入丽正门,正往这里奔来。他一叠声高呼,“快、快、快!”

  一位副将很快飞身下去,可是等了半天,竟全然没有消息。

  这下子倒真是慌了,底下不敢燃灯,唯恐敌军发现行踪,所以没有反馈,便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情况。众人成了热锅上的蚂蚁,等又等不及,下又下不去。钺军已经兵临廊下,这刻当真走投无路了,十个人,便是十样心思。郭太后抓住了秾华的手,“我的儿……”

  她曾经得官家承诺,自然并不惧怕。只回握郭太后的手道:“孃孃放心,我会护着孃孃和弟弟的。”

  可是崔竹筳哪能等,一旦秾华重回钺军阵营,他就再也没有机会了。他猛然出手去夺,谁知孙膺像按了机簧一样,想都不想便与他打斗起来。出拳快而狠,仿佛已经筹备多时,只等这一刻似的。

  钺军还是登上了城墙,烈烈的火光照亮了黑暗中的胭脂廊。金戈铁甲簇拥着一人缓步而来,那人一身玄袍,姿态极雍容,眉眼间却满含肃杀之气。

  崔竹筳原本就有伤在身,同孙膺交手难分高下。可是余光划过顿吃一惊,竟失手让孙膺钻了空子,秾华脱离了他的掌握,被孙膺劫了过去。

  他顿下回望,三丈开外的人冷冷开了口,“缴械不杀。”

  被 拉扯得站立不稳的秾华这时才回过神,突然听见那声音,险些哭出来。她努力克制自己,心头痉挛成一片。望过去,火光下是她朝思暮想的脸。她暗里早已经揉碎了 心肝,看见他,几乎可以连命都不要了。他竟抛下汴梁奔赴建安,实在出乎她的预料。原来他从未放弃找到她,来得比她估计的更快。

  她奋力挣扎,恨不得立刻回他身边,然而孙膺的剑抵在了她的脖颈上,“长公主恕臣无礼,再乱动,划破了喉咙神仙也难救。”一面扬声道,“殷重元,你的皇后在我手里,止步,否则刀剑不长眼。”

  郭太后很觉诧异,多奇怪,连她和高斐都没有见过殷重元,孙膺竟能够一眼认出他。她隐约感到不对,想去解救秾华,但孙膺挽过剑锋指了指她,复又将剑架回了秾华脖子上。

  所 以已经很明白了,这位守城半月余的将军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既不站在绥国的立场,又与殷重元为敌。崔竹筳脑中嗡然如弦断,汴梁城有乌戎的势力,建安自 然也少不了。他曾听宰相无意间透露过,绥国有除他以外的人在,他们彼此不相识,各自发展势力。两国交战,乌戎当然不愿意绥国这样轻易被灭,三足鼎立才能互 相制约,一旦一方迅速壮大,剩下的那个便岌岌可危了。乌戎不能出兵相助,只有靠孙膺支撑,因此才有了绥军苦战。

  他是奉命战到最后一刻吧,否则望仙桥下擒获他们,早就将秾华杀了。留她一命,还是想借助她逃脱。也是可怜人,被故国放弃,让他为别人肝脑涂地。他们这些细作从来边缘化,受牵制是因为有家人,自己可以像断线的风筝,家里人怎么办?

  剑锋抵着那细嫩的颈项,再多用一分力便会划破咽喉。今上出了一身冷汗,面上却故作淡然,“孙将军绑错了人,区区废后,你以为朕会受你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