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末日流亡第164节(2 / 2)


  有两个圆圈,面对太阳的那个圆圈比较小,背对太阳的那个圆球更大,又向后延伸,又有拖得比较长的磁感线,两个圆之间有缝隙,地球位于圆的交接点上……

  (想象不出来的,可以百度)

  当然最大的还是木星磁场,人木星的后半拉区域据说快到土星了

  第144章 回归

  量子传输平台上, 蓝色光芒越来越盛。

  空气出现了诡异的扭曲,那是肉眼可见的能量冲击波,安放在四面墙壁的能量吸收装置同时启动。

  传到控制中心的监控画面在抖动。

  所有人屏住了呼吸。

  如果传输失败, 以华夏现在的能力, 根本没有办法到量子空间寻找“迷失”的飞行器。

  “磁场稳定,正在传输。”

  “倒计时三十秒,30、29、28……”

  “外溢能量超出安全阈值。”

  系统机械音响起, 同时控制中心亮起警报灯。

  朱祝等着一群人穿着防护服, 冒险守在那个密封房间的外面, 一听到警报声立刻快速更换吸能设备的外连储能板, 类似的事情早在大年初一的救援车上就做过一回了,熟门熟路。

  红灯警报解除,同时量子传输平台猛地振动了一下。

  监控画面里一片白光,什么都看不清。

  人们挡住眼睛,仍然不肯转过头,眯着眼睛看屏幕。

  三秒钟之后,白光消失,传输平台上已经多了一架黑色流线型外壳的飞行器。

  “成了!”

  “马上关闭量子传输设备!”

  然后就是两个月前的模拟实验里做熟了那一套,依次检测完毕,然后使用机械臂把飞行器抬着放进一个完全透明的密封大盒子, 运到观测平台上,确认无误之后打开飞行器的舱门。

  一团银色发光的形体“滚”了出来。

  陆笛很晕。

  就跟遇上狂风巨浪的晕船一样。

  中途的艰辛部分不提了, 主要是地球磁场的紊乱,犹如对着他脑袋轰炸的电音摇滚。

  电音摇滚没问题,可是几十条音轨一起来就吃不消了,陆笛现在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楚,如果不是晏龙的存在, 陆笛怀疑自己会像脑震荡患者一样躺尸。

  “你太敏感了,对弦的感应加剧了你的症状。”

  晏龙的声音在陆笛听来就像抖动的音符。

  银色球体开始自动“流”成两个不同的身影,晏龙睁开眼时,发现陆笛抱着脑袋坐在那里。

  “陆笛?”

  “别,我晕。”

  陆笛迷迷糊糊睁开眼,眼前出现的人影也成了抽象画一般夸张又恐怖的模样。

  他看到的不是脸,而是心脏驱动的血液奔流,每个人都像被赤色藤蔓缠绕维持的石块,然后是大脑里飘出的公式与数字,还有零散模糊的声音。

  “情况怎么样?”

  夏教授被人扶着走过来。

  只是两个月他就苍老了很多,平添了许多皱纹。

  “……精神体的稳定值出现波动,需要时间恢复。另外飞行器是完好的,没有损伤。”

  晏龙在夏教授望过来的时候,适时开口:“磁场的紊乱以南大西洋为中心,一路延伸到非洲,另有无数道延长的纹状波动,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条连接着云贵高原上空的磁场异常区,目前正在逐渐向南偏移,预计再过三天,商都基地受到的影响就会变小。等陆笛恢复,我会把这张图绘制出来。”

  这是很珍贵的一手数据。

  在磁场紊乱,卫星受到干扰的情况下,等于忽然拥有了一只俯瞰地球的眼睛。

  今天也在充当雷达的晏龙,看到面前的夏教授露出一个欣慰又责怪的表情。

  “你啊——”

  晏龙态度坚决地说:“不止是我,陆笛也坚持要求尽快返回继续执行德尔塔相关的任务。”

  夏教授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又碰触不到晏龙与陆笛,最后张了张嘴,只能说出一句:“辛苦了,欢迎回到地球。”

  根据火星科考站那边的反馈,两个新基地的建设非常顺利,如果没有晏龙与陆笛的出力,可能要耗费何教授等人一年的时间才能把基地造好。据说其他火星科考站就是这么个进度,在失联之前,联邦的辛萨科议长还提到了伊西斯站的建设计划,燕京方面的意思是如果材料有富余,可以转送伊西斯站。

  但是现在没机会了,厚厚的火山灰遮蔽了太阳,能源变得珍贵起来。

  量子传输设备开一次耗费的能源可不是小数目,逼得商都基地研究了一个吸能设施搞回收再利用。

  现在晏龙与陆笛平安回来,该送往火星的物资与冷冻胚胎也送完了,如果没有意外,量子传输设备短时间内不会再次启用。

  “我让朱祝调一下里面的气压与温度,你们先休息。”夏教授和蔼地说。这也是夏教授的新研究成果,他发现南极的环境竟然对精神体的稳定性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