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271 皇后的职责

271 皇后的职责

? 蜜月归来,向阳正式履行起大燕皇后的职责, 不做不知道, 做起来才知道身为皇后, 她还要处理这么多的事情。

第一件事就是安排全国选秀,为两位皇子选妃, 两位皇子年纪都大了, 早就应该成婚就藩了, 不能再拖下去了。

全国选妃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仅耗时长, 长达半年时间,而且秀女入宫后,选拔期间各种琐碎的事情还有很多,如何选拔,如何考察,家世和品行如何取舍,还有两位皇子的性情,以及他们的封地所在, 需要什么样的王妃与他们相匹配, 说是选妃, 实际上完全是一场人事大考察,向阳完全是个新手, 只能在圣慈安太后与王太后的教导下,开始艰难的学习。

除了要为两位皇子选妃之外,向阳要做的第二件事, 就是为待嫁的公主们选择合适的驸马。

这件事比选妃更难。

太、祖当年出于政治目的而特意制定的驸马不任实职的规矩,虽然巩固了皇权的集中,但是对于外嫁的公主来说,的确是一件深切伤害自身利益的事。

向阳所在的现代位面,在明朝时也是同样的制度,明朝公主就有好几个遭遇了骗婚,只要求婚者肯花钱买通太监,太监就会帮着骗婚,也不管所谓的驸马是不是人品低劣,是不是就要挂了,只要有钱就敢卖公主,还真有一个公主在出嫁几日后驸马就挂了,公主新婚就守寡,最后抑郁而终,这个公主就是万历皇帝的妹妹。

除了太监无耻之外,还有看守公主的管教嬷嬷,防着公主与驸马见面,驸马想要求见公主,还得先花钱贿赂管教嬷嬷,要是直接越过管教嬷嬷还会被倒打一耙告上一状,说附马无礼,说公主行为不端,而遭遇这种事的公主,竟然还是深受万历皇帝宠爱的郑妃的女儿,而这位公主也是深受万历皇帝宠爱的,并不是不受宠的公主。

向阳一听到大燕竟然也是执行明朝的这种驸马规矩,立马就催促贺琅去调查所有已出嫁公主的现状。

贺琅皱眉:“这有必要调查吗?如果她们受了委屈,肯定会回宫来说的啊,每年的节庆之日,她们都是要回宫朝贺的,那时有谁敢阻着她们告状啊?”

向阳直接把明朝的公主事例都说给贺琅听:“你看,人心叵测,你敢相信,竟然有人敢胆大至此吗?欺瞒皇家,这可是死罪啊,可是这些事例都是真实的啊。虽然两个世界的差距很大,但是你敢保证,你这边的公主真的没有人受了大委屈吗?而一个人受了委屈却隐瞒不说,必然是有更深的缘故,比如受到了威胁。”

贺琅面沉似水,就算是出嫁的公主,但是也一样姓贺,是皇家血脉,欺辱公主就是欺辱皇家,要是真的有人胆敢犯下这样的大罪,那就是对皇权的挑衅,是打贺氏的脸,对于这样的人,他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抄家灭门。

贺琅立即下令于亮调查所有公主近况,于亮如今正闲得发慌,领到了命令,立即就动手去查了。

那边在调查已出嫁公主的近况,这边向阳还要继续挑选驸马,好在大燕这边和明朝是一样的,采取自主报名的方式,有意尚主的自动报名,这让向阳有了明确的筛选目标,不用像全国选秀那样广撒网,选来一大堆的秀女,大大的减轻了工作量。

要为皇子选妃,要为公主选婿,向阳还要做第三件事,那就是过问单壮林楼等一干从太子辅兵营出来的大小将领们的婚事,这些事也不简单,相当于向阳为他们的婚事进行政审了。

看着手头堆积如山的资料,包括皇子选妃意向表,驸马报名资料表,将领婚配意向资料,向阳第一次后悔自己结婚结的晚了,早上一两年,最起码为公主挑选驸马的事就不会这么急迫了啊,可以往后推,这就又省了一份工作量了嘛,现在三件事都堆积在一起,头都要炸了。

再烦躁也没有用,只能够硬着头皮一点一点的往下磨,这三件事都是事关当事人终生的大事,不能随便处置了,向阳本就是一个负责任的人,她不愿意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而乱点鸳鸯谱,造就一对怨偶,虽然她也无法保证她所挑选出来的人选一定合适,但是尽量而为吧。

这三件事中,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就是将领们的婚配问题,战事结束已经两年多,有意结亲的人家都已经透露过意思了,将领们也都在心里考量过了,呈递上来的婚配意向资料也都写明了他们有意的一户或几户人家,只要贺琅批阅同意,他们就可以按着自己的意愿从中选择一位结亲了,只是因为贺琅太忙,这些事就先转到皇后向阳的手上,由向阳先行筛选一遍,再转呈给贺琅。

在这几十份分配意向资料中,还夹杂了一份异类,那就是袁宝和的资料,他也是大龄剩男,所有的人都认为他是皇帝的心腹,都默认他的婚事必定是由皇帝来安排的,不敢随意结亲,所以袁宝和就这么的剩下了。

向阳为所有的大龄剩男掬了一把同情泪,他们不是喜欢单身不愿结婚,而是想结婚却结不了婚,这种被迫单身,想想还真是挺可怜的。

整理好所有的将领婚配意向资料,重新制作了一份大表格,向阳把表格转递给贺琅,由贺琅来审批将领们的婚事。

贺琅开始安排时间,召来将领们,一个一个的谈婚事了。

将领们的婚事还没有谈完,于亮就带着公主近况的调查资料前来复命了。

调查结果让贺琅摔了茶杯,然后燕京及周边几城又掀起了一阵抄家风,因为公主都是出嫁在燕京周边的,如此倒是方便了贺琅的集中处置。

大燕的公主以往都是嫁给武勋之后,大多是次子或三子,继承不了爵位,武艺又不足以建功的儿子,原本这样的人选很适合当驸马,可是富贵膏粱多纨绔,出嫁的公主多了,自然遇到人渣的机率也就大了,而能养出这样纨绔人渣的人家又岂是良善之家,公主入了这样的人家,自然是苦不堪言。

具体的可以参考贺琅年幼时的太子侍卫营,名义上是太子的侍卫,一个个却比太子更加的养尊处优,遇到事了,弃主而逃才是他们的选择,而有些侍卫更是连过来值班都不肯,直接拿家中的侍卫家丁,或者在人市上买壮汉顶替,对待一国储君的太子都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不能带给他们权势的公主。

公主们受了委屈,一开始也会在回宫时向父皇或兄长诉苦,可是她们的父皇或兄长都先入为主,又或者被身边的人给影响了,都认为公主金尊玉贵的养大,难免在性情上有些娇气,受不得丁点的委屈,可是家事中难免有磕磕碰碰,自然是容忍为上,退一步海阔天空,所以公主们的诉苦并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反而招来一顿的训斥,一次两次后,公主们自然就不敢再述说委屈了。

贺琅原本也有这样的心态,可是看到于亮的调查资料后,只觉得左右脸都被打的啪啪响,气怒之后立即就下了令,要抄了这些欺辱公主欺辱皇家的人家,还要把主犯附马斩于菜市。

贺琅的这一番动作自然惊动了太上皇嘉和帝,毕竟这些人家都是武勋之后,还与皇家结亲多年,不管是看在先祖余荫上,还是看在姻亲颜面上,都不能抄家啊。

但是嘉和帝的反对在看到那几十份厚厚的调查资料后,瞬间消失了,这样的屈辱要是忍下了,都对不起太、祖的开国之功,对不起历代祖宗的治国之功,开国治国,让贺氏代代为帝,可不是送自家女儿的脸给别人打的。

对于皇帝的又一次大开杀戒,朝堂中反常的没有大的反对声,只有御史言官们的例行劝谏,因为此事事关皇家颜面,皇帝大动肝火也是情理之中的,更何况砍的抄的又不是文官,关他们什么事,随便劝劝就好了。

嗯,就是这么现实,就是这么理智,立场不同,态度不同,为官又不是做慈善,更何况那些人家的确欺辱了公主,所以没必要为了那些人家而犯了龙颜。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zzzsl、檀子、小淨、小胖的、夜伽楼罗的营养液灌溉,爱你们,么么哒 166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