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2章回到襄阳(2 / 2)

  忽必烈雷霆大怒,心想,我自己夸下海口,扬言必定攻下大宋江山,作为祝贺王兄坐上蒙古大汗之位的礼物,哪知道出师不利,在襄阳城耽搁日久却也没能攻下。

  想他蒙古大军所向无敌,岂料竟会败在郭靖手中,忽必烈不禁想到其父托雷当年有言,若取汉人江山易如反掌,若遇郭靖便难如登天,初时,忽必烈不以为意,直到今日方才醒悟。

  放眼看去,麾下高手无数,竟无一人能与郭靖相抗,忽必烈怒从心起,心道,就此撤兵太过丢脸,不如今日殊死一搏,纵使依然攻不下襄阳城,也要消磨大宋的士气。

  一时间,战火连天,蒙古大军无所不用其极,当真将这一战当做了最后一战来打。

  但见蒙古兵将火油绑在攻城弩上射向襄阳城门,砰地一声,巨大的弩箭砸在了襄阳城大门之上,城门随即燃起了大火。

  投石车不断的朝城墙抛扔巨石,吓得守城的士兵没一个敢在城墙上还击,趁着这个空档,蒙古刀兵攀登云梯攻上了城墙。

  郭靖见蒙古兵这一次的攻城极是悍勇,也是吃惊不已,但是,郭靖也明白,虽然城中武林同道众多,却也多不过蒙古军队,再加上宋军已经吓破了胆,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反抗,但是,郭靖虽知道事不可为,却依然义无反顾带领一众豪杰冲上城墙杀向蒙古兵。

  这时,但见一队蒙古兵冒死冲杀,终于砍断了吊桥的绳索,忽必烈大喜,立刻下令用攻城车撞击城门。

  此时的城门已是千疮百孔,接连被十多只巨型弩箭射穿,又被火油烧了半天,已经使其摇摇欲坠,被两架攻城车连撞数下,轰隆一声,两扇红漆城门轰然而倒。

  一队队蒙古兵疯狂的冲进襄阳城,一个个武林侠士也疯狂的砍杀蒙古兵。

  奈何蚁多咬死象,这些江湖侠士武功再高也挡不住众多蒙古兵的冲杀。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大势已去的时候,突然听到鸣金收兵的声音,蒙古兵听着急促的号角声,虽然很是疑惑,却也不敢不从,即刻退出了刚刚攻破的襄阳城。

  众士兵回到大营,这才恍然醒悟,原来,不知何时,郭靖郭大侠竟然只身闯入大营,擒住了忽必烈。

  忽必烈本想宁死也要屠了襄阳城,郭靖说道:“王爷雄才大略,你一人换襄阳一城本也相配,但是,我大宋城池无数,你蒙古的将帅又有多少?”

  闻言,忽必烈登时醒悟,暗想,绝不可因一时之气耽误了大事,我虽以蛮力攻下襄阳,若是因此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却也实在不值,况且,他郭靖本事再大也只有一人,既然如此,我大可换个地方另谋攻宋之事,等待时机成熟之际,再攻襄阳方为上策。

  想及此处,忽必烈即刻下令退兵,等待大军退出襄阳,忽必烈说道:“郭叔叔武功盖世,小侄深感佩服,不过,小侄也有一句话相赠!”

  “王爷请说!”

  “宋君昏庸,国之将灭,此乃必然,郭叔叔之前有言,我蒙古屠城乃有伤天和必遭天谴,殊不知,郭叔叔阻我蒙古灭宋也是违逆天意,郭叔叔便不怕遭天谴吗?况且,郭叔叔纵然能阻我一时,也绝难阻我一世,何不与小侄合作,若郭叔叔愿助我南下,小侄可答应郭叔叔绝不伤害汉人百姓!”

  郭靖犹豫片刻,叹道:“王爷所言句句在理,奈何我郭靖乃是一介武夫,我只知道习武之人当为国为民,我即为大宋子民,岂能为蒙古谋夺我大宋的江山,我知宋朝江山迟早要落入蒙古之手,我郭靖虽无力回天,却也会与你蒙古抗争到底!”

  忽必烈大喝道:“好,郭叔叔仁义无双,小侄钦佩至极,小侄听说郭叔叔生了两个孩子,即是如此,小侄愿暂且退兵不攻襄阳,以此作为礼物!”

  郭靖大喜,叫道:“那郭靖便替全城百姓谢过王爷了!”

  忽必烈当即下令,全军撤退三百里,等蒙古大军退出二十里的时候,郭靖这才放了忽必烈。

  二人相视一笑,就此告别。

  数日之后,杨过一行人也回到了襄阳。

  但见城门焕然一新,城墙上却满是火烧石砸的痕迹,见状,众人大惊,急忙跑到郭靖的宅院查看。

  见到郭靖,这才了解了事情的缘由,顿时也放心不少。

  又见到老顽童也平安无事,郭靖更是欢喜,直夸武家兄弟与杨过有勇有谋。

  算起来,老顽童与郭靖黄蓉已有二十多年未曾见过,在老顽童的印象里,黄蓉还是那个喜欢捣乱的小丫头,哪知道这次相见,已是三个孩子的妈了。

  老顽童顿感无趣,听说洪七公和黄药师都在,老顽童立刻去找他俩玩了,只是没过一会,老顽童大声嚷道:“黄老邪你这家伙怎么武功这么高了,不行不行,老顽童不陪你玩了!”

  众人出来一看,只见老顽童早已不见了踪影,只有黄药师站在房顶上看着远处哈哈大笑。

  黄蓉喊道:“爹,你又欺负老顽童了!”

  黄药师跳到地上,笑道:“不是我欺负他,是他自己提起当年桃花岛的旧事,又要找我算账,我自是不会跟他客气了!”

  当年的旧事,是非对错早有结论,老顽童不知道黄药师武功大进,故意重提旧事找茬打架,结果被功力大增的黄药师教训了一顿,灰溜溜的跑了,众人不禁莞尔大笑,只可惜没能亲眼看到老顽童的狼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