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1节(2 / 2)

  “你还记得你阿娘不错!刚刚你那不怕我杀你的模样,我还以为你什么都不怕了。”曹操阴森森地说了一句,曹盼缩了缩脑袋,“今天的事,能不能不告诉阿娘?”

  这会儿冲着曹操提要求,衣带诏的事,到此结束了,她并不希望丁氏再因为这件事而担心。

  “那么大的事,想瞒,怎么瞒,你进了宫,这么多人看着你,你做上的事,哪一样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的,传不到你娘的耳朵里?”曹操就差提着曹盼的耳朵问了。

  曹盼一听耷拉了脑袋,“阿娘知道了,会很担心的。”

  “总还好事情已经过去了,你要真怕她担心,把酒肆关了。”曹操突然提到了酒肆,一开口就是让曹盼把酒肆给关了。

  “不行!”曹盼肯定地拒绝,曹操半眯起了眼,“这样的事,你还想多来几回。”

  “天下奇人异士何其多,又不是个个都想杀你,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曹盼努力地要说服曹操,理由还忒充足。

  曹操却是冷哼一声,“你倒是有理,什么都占理了。”

  “我只是想多学些本事。”曹盼没有忘记一开始她开酒肆的初衷,她也并不想就此放弃。

  “只要你能学到奉孝一半的本事,你还怕什么?”曹操挑眉怒目百问,曹盼却道:“集百家之所长还是一家独大好?”

  曹操被一噎,指着曹盼道:“贪多嚼不烂,你能吃透多少?”

  “总要试过才知道,你又怎么知道我跟郭师傅学要很难?”曹盼反问曹操,曹操一声冷哼,“奉孝是我帐下第一谋士,你既然觉得跟他学得不难,好,什么时候你的棋艺能赢了奉孝,你想做什么我再不拦你,如何?”

  这是要跟曹盼打赌啊,曹盼看了曹操一眼,曹操一下子捉到了,问道:“怎么,怕我出耳反耳?”

  “又不是第一回了!”曹盼嘀咕了一句,曹操一噎,“改日当着奉孝的面,请他为证如何?”

  “上次你也请了郭师傅为证,结果还不是出耳反耳。”曹盼再次捅了曹操一刀子,曹操深深吸了一口气,指着曹盼道:“你就说,你是要现在关了酒肆以后赢了奉孝之后再开,还是一辈子不开了。”

  好吧,二选一的,曹盼哪里还用说,必须是选第一个。

  “我不开酒肆了,那以后我就不酿酒了。”曹盼赶紧说了一句,引得曹操一声冷哼,曹盼道:“我酿那么多酒没地方放。”

  “你只要酿好了,自然会有地方给你放。”曹操肯定地告诉曹盼,曹盼嘟起了嘴,曹操道:“至少你大哥成亲的大喜日子,少不了你的酒,不拘哪一样都行。”

  不拘哪一样,那就好说了。曹盼高兴地道:“阿爹早这样说我才不跟你吵了呢。红雨酿是我不卖酒家的招牌,除了那儿,最多给阿爹和郭师傅送点。”

  曹操道:“不卖酒家都关门了,往后红雨酿都送到府里。”

  “才不要,我的红雨酿,年份越久,味道越好,等我赢了郭师傅再开张,正好一举打响我的招牌,才不要都送给你。”曹盼非常果断地拒绝曹操这一提议。

  曹操摇了摇头,对于这个不怕他的女儿也是没有办法,催促着曹盼道:“还不快去办你的事。速速回府,莫让你娘久等了。”

  末了还不忘叮嘱曹盼这一句,曹盼看了看天已经亮了,闹腾了大半夜,她睡不好,在家的丁氏怕是也是一样的。

  “阿爹,我走了!”曹盼冲着曹操说了一句,曹操点了点头,吩咐一旁的将士道:“好好照看小娘子。”

  “丞相放心!!”将士岂敢怠慢曹盼,守在车驾两旁,护着曹盼出了宫门,行上了城中的大路。曹盼回头看了一眼那辉煌的城池,这天下早已不是刘氏的大汉天下,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她能看一眼这样人才齐聚的乱世,亦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汉子的尸体被人装进了棺木,曹操的人办事还挺靠谱,装好之后回头看了曹盼一眼,曹盼已经直接道:“走吧,我也一起去!”

  那被安排照看她的内侍颤了颤道:“小娘子,你就别去了吧。”

  “你家丞相都已经同意了我给他下葬,你怕什么?”曹盼反问了一句,内侍一副想哭的模样,“丞相同意了小娘子将人下葬,没说准小娘子给人送葬。”

  “那也没说不准,要不然,你回去问一声咱们再去?”曹盼挤兑着小内侍,内侍连忙摇头,借他三个胆他也不敢去找曹操。

  “走吧,时辰不早了。”曹盼催促着,那负责帮她葬人的将士所有想说的话内侍都已经代为说了,如今也只能运着棺木出了城,曹盼叮嘱一句道:“寻个僻静幽雅的地方。”

  一个爱酒的人,想必也喜欢在那美景之下饮酒作乐。

  将士应了一声,乖乖地到了一处风景幽雅,有山有水的地方,停下了问道:“小娘子觉得此处如何?”

  “就这里吧。”曹盼看了看四处的环境确实不错,点头同意了,将士立刻动手,赶紧的挖坑,又迅速将棺木放入埋了进去。

  “有谁知道他姓甚名谁吗?”坟已经堆好了,曹盼突然问了一句,一片惊奇的目光看向曹盼。

  “小娘了不知此人姓名,还亲自将来送葬?”

  “我虽不知他姓名,他却是我师傅,因为不知道师傅的名字,连送葬都不行?”曹盼反问一句,这些个人赶紧摇头。

  “我们也不知道此人的姓名。”立刻表示他们不认识此人,曹盼看了他们一眼,不作声了。

  “不知姓名,那该如何立碑啊?”内侍嘀咕一句,道破了所有人心中的想法,曹盼却道:“不知道自有不知道的立法。你们谁会刻字?”

  一群将士直摇头,还是内侍道:“奴识得几个字。”

  “那你来刻吧。”要不是因为人太小,手根本使不上力气来,曹盼也不会问人。

  内侍赶紧的应声,拿起曹盼叫人准备的木碑,拿眼看向曹盼,曹盼道:“刻上为志而亡者。”

  “这,此人是刺杀丞相而被诛杀的,刻这几个字……”

  “人个有志,因为他的志向危害到你们,难道就要抹了他的志向吗?刻!”曹盼斩钉截铁地吩咐,内侍缩了缩脖子,只能老老实实地听话刻了起来。

  等内侍刻好了,木碑也立好了,曹盼站在坟头前,“师傅,我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做的这一切又究竟是为了什么。不过,我会一辈子都记着你的。”

  等曹盼回到丁府已经快傍晚了,丁氏才见到曹盼已经急急地上去抱住曹盼,“盼盼!”

  “阿娘!”曹盼的声音里透着一种疲惫,窝进丁氏的怀里,“阿娘我困了,让我睡一会。”

  “哎,睡吧,阿娘在这儿。”丁氏柔声地哄着她。曹盼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温暖,沉沉地睡了过去,没想到她这一睡是睡了三天三夜,任人怎么叫都不醒,连曹操都派了宫中的太医前来查看,偏偏个个都说曹盼没事,但人就是不醒,丁氏都要急坏了。

  第四天,曹盼一睁眼就看到丁氏那明显急红了眼的模样,唬了一跳,“阿娘,你怎么了?”

  “小娘子醒了,小娘子总算是醒了,你要再不醒,夫人就要急坏了!”丁氏还没说话,平娘已经急急地抢说了一句,曹盼摸了摸脸,“我怎么了?”

  平娘刚要说话,丁氏却打断了道:“没事,醒了就好,饿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