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5节(1 / 2)





  ——他当然不是怕盛卿卿,而是怕了似乎同盛卿卿关系还算亲密的孟珩。

  于是自从这日开始,魏仲元连魏家的大门一步都没敢踏出过,生怕孟珩提刀来警告他“好好对我表妹,不然砍了你脑袋。”

  ……孟珩自然想砍了魏仲元,但与魏仲元臆想不同的是,他对盛卿卿再好也没用,孟珩还是想砍了他一了百了。

  “至少从这几日来看,魏家并没犯过什么明面上的大错。”壮汉纳闷道,“大将军要查魏家的什么?”

  “什么都行。”孟珩一一看过对魏家的调查,“如果这么快就能找到疏漏,魏家早就垮了。”

  “也就是魏梁这几个儿子几乎没有出挑的,他如今有点后继无人的样子,我看这就是魏家最大的烦恼了。”孙晋一摊手,“盛姑娘嫁到魏家、还是那个除了画画什么都不会的魏仲元身边,真是浪费了。”

  孟珩头也不抬,“只是定亲,她还没嫁。”

  孙晋挠了挠头,“大将军若是想,将她抢过来不就成了,何必这么麻烦——魏家又不敢和您硬碰硬。”

  “盛卿卿敢。”魏家或许不敢同他叫板,但看上次盛卿卿坚定的态度,她肯定敢。

  孙晋:“大将军难不成还怕了盛姑娘不成?”

  孟珩终于停下动作抬头看了孙晋一眼,“你是不是没事做了?”

  “……有有有,我现在立马就去,我忙得快升天了!”孙晋见势不妙,拍拍屁股立刻告退,一溜烟地跑走了。

  孟珩冷哼着将纸上的魏仲元三个字用笔涂成了黑色。

  魏家的污点,假以时日一定找得出来。

  “对了,大将军。”跑走了的孙晋又在门边谨慎地探出半个身子,“有件事忘记禀报。”

  “说。”

  “盛姑娘前些日子去见的那个统领王敦,是从前江陵城的守城军。”孙晋一口气倒了个干净,“为数不多幸存的人之一,大将军当年应当是在江陵城里见过他的。”

  在终于找到盛卿卿之后,孟珩刻意地将同江陵有关的记忆在脑中反复翻阅过许多次,生怕漏了忘了哪个细节。

  他找不到盛卿卿的身影,却也寻到了一些和她能搭上关系的蛛丝马迹。

  比如他是听过盛家父子名字的,再比如这个王敦,他也确实在江陵城里见过。

  “关于这个王敦,有一件事相当古怪。”孙晋皱着眉道,“我特地去查了查,有传闻说,江陵守城军鬼魂作祟,要将并肩作战的兄弟都拉到地下去作伴,因此幸存的十三人也因为各种原因在这几年间纷纷去世,这王敦是最后一个了。”

  孟珩倏地抬了眼。

  “况且,王敦在江陵一战后也遇见过两三次意外,大概是他运气好,如今倒还活着,就是脸上有点……”孙晋在自己的脸上做了个胡乱的手势,接着道,“盛姑娘同那王敦交情匪浅,因此我特地留意了这传闻。”

  “王敦的事情再详细查,还有那十二个人是怎么死的。”孟珩边下令边起了身,“我去会会这人。”

  孙晋下意识挺直脊背应了个铿锵有力的“是”,才好奇道,“您不信?”

  “人人都说我也冤魂缠身,”孟珩冷笑着看他,“难道你也心中深信不疑?”

  鬼神之说,不过是用来糊弄人心的罢了。

  汴京城里的官兵警戒是有规律可寻的,孟珩自然很清楚其中门道,找了两个地方便寻到了王敦的所在处。

  当王敦被带到孟珩面前时,孟珩立刻便注意到了这汉子脸上的伤疤,也明白了孙晋当时在脸上乱画那个动作的意思。

  “参见大将军!”王敦一脸正色地行了礼。

  “我在江陵城里见过你。”孟珩道。

  “大将军记性真好。”王敦抱拳称是,“我当日正好是东蜀军没来得及斩首的十三名战俘之一,从牢房中带出后,就那时见了您一面,当时泥里滚出来似的胡子拉碴,没想到大将军还记得我。”

  “坐下说话。”孟珩指了指身边的位置,又说,“你运气看来一直不错。”

  王敦哈哈大笑起来,他大步走到孟珩旁边,告罪一声便大大咧咧地坐下了,“可不是!我好几次以为自己要一命呜呼,结果最后都侥幸逃过了鬼门关,想必阎王爷也对我恨得咬牙切齿吧?”

  “你还同我表妹认识。”孟珩道。

  “卿卿她哥跟我一道参军的,那是过命的交情!”王敦拍着胸口道,“我离开江陵后一直担心她,前段日子才知道她投奔了孟府,可吓了我一大跳!大家虽知道他们兄妹的母亲姓孟,可谁知道竟然是汴京的这个孟府啊!不过卿卿在孟府,我也能放心不少。”

  “她孤身一人期间,有劳你们照顾了。”

  王敦有些不好意思似的嘿嘿了两声,抓着自己的后脑勺道,“大将军这话客气了,我和卿卿认识这么多年,她同我自己的妹妹一样看着长大,当然要好好照看了。”

  王敦不笑时,因着那处狰狞伤疤的原因,看起来相当凶神恶煞;但当他豪爽地大笑起来时,却看着相当直肠子。

  若不是真天生一条直肠子,就是连傻都装得比别人像。

  孟珩慢慢道,“她准备嫁到魏家的事,想必也和你说了。”

  话一说完,王敦的笑容果然微微一滞。

  第37章

  不自然的停顿只是一瞬间,王敦很快接了话,“魏家也算是个大家族,我听卿卿说,孟府人对她照顾有加,她还能自己从几个魏家人里面挑一个出来,应当嫁得不错。”

  孟珩却清楚地记得,盛卿卿是从王敦家里回转之后便同孟老夫人说了自己愿意嫁去魏家。

  就孟大夫人的转述来看,盛卿卿先前一直在犹豫当中。

  这点小小的转折当时看来没有什么,和王敦这离奇的经历放在一起,就变得有些耐人寻味起来了。

  “她原本和我说,并不想嫁魏家。”孟珩不动声色地略微修改了盛卿卿的原话。